膝盖可以说是人体中的弹簧、缓冲垫,只要站着,就一定会使用到它,但许多人在年轻时就忽略了膝盖的重要性,而恣意地挑战自我体能极限,一再地受伤而不自知。如今膝盖痛已经不是老人的特有“症状”了。
膝盖承受的压力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根据统计:
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站起来和走路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1~2倍
上下坡或上下阶梯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
跑步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4倍
打球和上蓝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6倍
蹲和跪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8倍
王飞
医院关节一科主任
试想一下: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上一节阶梯,膝盖就要承受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公斤之多;一个体重80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阶梯,膝盖就要承受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公斤之多。
膝关节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
各年龄段膝关节的状态
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
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岁以上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如果拍片子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经不可逆转,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保护膝关节?
1.控制体重
身体的重量越大,膝关节所承受的力也就越大,磨损的速度也更快,所以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所发布的最新骨性关节治疗指南里推荐:凡是体重指数超过25的,均应该减肥,这也是对关节保护的最直接方法。
然而这个体重指数25是一个白种人的标准,由于人种之间的差别,我国发布的中国人的标准是BMI一般不超过24,在此我们以我国自己的标准为主,建议凡是BMI超过24的均应该减轻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测算下自己的BMI)
2.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反复下蹲运动,或长期下蹲,避免爬山或上下楼梯。
3.多做护膝动作,多训练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1)伸伸不息。可以增强股四头肌,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稳定性。
方法是躺在床上,两腿放松,先抬左腿,把脚勾起来,腿伸直悬空,坚持3~4秒,放下。再换右腿抬起,把脚勾起来,腿伸直悬空,左右腿做完算1次,做10~15次。
(2)勾脚
坐在椅子上,将腿悬空伸平,把脚尖尽量往上钩,然后再往下踩,持续三五秒钟。
这个锻炼主要是让大腿前面的肌肉更有劲儿,这样运动的时候,膝关节受到的压迫和磨损就小一点。通过直抬腿锻炼,能够抵抗膝盖骨外侧韧带的力量,使膝盖骨处于正常的位置,减轻上下楼时的关节疼痛。
4.要补钙,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如牛奶、稻类、绿叶青菜、花生、紫菜等都是含钙量很高的食物。适当时可加吃一些钙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和日晒也很重要。
5.运动中感到不适,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了解自己的极限,尽力而为,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时间与量。
6.坚持适度合理运动。膝关节会产生退行性变化,这是自然现象,但因此完全停止运动则是错误的。老年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身体也会缺少敏捷性和协调性,容易跌倒造成严重骨折。合理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膝关节炎的发病机率,并能提高肌肉的弹性,减少疼痛。
不伤膝的运动推荐:走路、室内脚踏车、游泳水中运动的交替多元组合,是保护膝盖最好的运动处方。
7.要有足够的休息,足够休息对保护膝关节也很重要,因为疲累的肌肉无法让膝盖稳定。
8.注意保暖。
9.拥有一双合脚的鞋,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鞋底上带有防滑纹。
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爬山不利于保护膝盖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多、负重最大的关节之一。一般来说,扭转最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像一些扣球的动作,尤其是足球、篮球等运动中一些斜切、转身、拐弯等动作,都比较容易造成膝盖受伤。像跑步这种运动,路线是直线,受伤就会比较少。
爬山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却不利于保护膝关节。因为,上山的时候,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
。
根本就没有什么“跑步膝”经常跑步,有些人会担心有“跑步膝”,这个说法对吗?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跑步膝”,起码我们临床上不讲“跑步膝”这个概念。如果感觉到不适,一般就是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其实,只要运动量控制好了,跑步很少造成损伤。所有的运动都要适度,简单粗暴的来说就是四个字:量力而行。
千万不要总拿自己跟运动员比。职业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自己的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他们对自身的解剖结构、功能状态以及伤病防治常识有相当的了解。
滑膜炎不能治标不治本如果自己感觉膝关节疼痛不适,就休息一下,暂时不要运动,休息到疼痛减弱或者消失为止。如果急性损伤比如韧带损伤,那就最少得休息三个月以上了。俗话说,“伤筋动骨天”,我们还得遵从这些规律。
很多人都认为得了滑膜炎就应该赶快治,比如吃滑膜炎颗粒等,这种想法对吗?
好多人都说“我滑膜炎了”,非要治滑膜炎,其实滑膜炎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病因。而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治根本。滑膜很特殊,滑膜其实就是关节囊的内层。滑膜炎是由于其他组织坏了刺激产生的,如果大家都去治滑膜炎了,最典型的比如说吃滑膜炎颗粒什么的,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看看是不是半月板坏了,也不看看是不是韧带断了就瞎治,肯定治不好。
急性扭伤最好立刻寻求帮助无论出现哪种膝关节扭伤,最初的症状都有可能是疼痛、肿胀,影响走路和运动等等。通常经过数天的休息,都会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多疾病并没有实际性恢复,只不过不疼不肿了。所以,建议大家,无论出现什么形式的膝关节的明显的扭伤,医院找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或者骨关节科的医生看病,需要治疗的早治疗,以免耽误。当然,医院之前,先做冰敷、制动休息等保护,通常会有很大的帮助。
非常不建议用跑步机很多人尤其是白领,热衷于办健身卡,在健身房里用跑步机跑步,或者在家里购置跑步机,一跑就是一个钟头。在跑步机上跑步,对膝盖的损伤到底有多大?
非常不建议大家使用跑步机跑步,跑步机对于膝盖的磨损是特别大的。
跑步机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定速的,你速度稍微慢一步,就从跑步机上掉下来了。但是你想想,一直按照同一个速度,一跑就跑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受得了吗?如果膝关节和肌肉的协调性跟不上的话,会对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形成震荡损伤。
运动时佩戴护膝也是误区有些人运动时戴护膝什么的,最好不戴。只有受伤的人需要戴,我们普通人能不戴就不戴。
道理很简单,《CELL》杂志最新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通过研究,知道了环境对于人健康的影响远远比遗传大得多。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健康地在这个社会上成长,必须适应环境,而不能只依赖遗传。
回到活动这件事上来,你必须让你的膝盖去适应外界这个冲击,你的膝盖才能有劲儿,才能好。你一上场就绑护膝,可想而知,膝盖好不了。没有适应的过程,那你就永远不会提高。
保护膝关节,游泳最好那什么运动对膝关节最好呢?保护膝关节,当然游泳最好了。跑步、走路也可以,最好不要爬山。爬楼梯对于正常人来说没问题,但对膝盖不好的人就不太好了。
高跟鞋对膝盖非常不好台湾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楼梯时,髌骨承受的重量可达到体重的7至9倍。常穿高跟鞋与女性髌骨软化有很大的关系。髌骨软化是指髌骨软骨因磨损、创伤引起的退化、变性,通常表现为膝盖前方疼痛,按压髌骨有钝痛和摩擦感,上下楼时膝盖疼痛,尤以下楼为甚。
此外,过度肥胖也会损伤膝盖。关节就跟滑轮的作用一样,上边在拉它,下面的重量越大,压在腿上的平行分力就越大。
今日话题:
冬季膝关节保卫战
更多内容,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白癜风哪里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