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腿病缘由分析

1.营养因素

1.1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

研究发现高能量和高蛋白增进了雏鸡的快速生长,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但是腿病发病率异常的增高。据报道,在饲喂18%的蛋白饲料中,添加0.56%的赖氨酸的10日龄雏鸡有50%产生腿病,而添加0.73%的雏鸡约有70%产生腿病。

1.2日粮中钙、磷和钙磷比例

当饲料中缺少钙磷或虽有足够的钙磷供给,但两者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缺少,家禽扔不能很好的吸收,从而致使雏鸡佝偻病,成年母鸡胫骨、股骨软化而产生“笼养鸡产蛋疲劳”如日粮中钙水平为0.63%,磷为1.09%时,发病率最高。

1.3日粮中的微量元素

1.3.1锰.锰是激活葡基转移酶最有效的元素,而该酶为粘多糖合成所必须,粘多糖是软骨结构不可缺少的部份,因此缺锰会引发软骨营养障碍,雏鸡表现腿骨短粗、飞节肿大或滑腱,一般认为生长中的家禽正常的日粮条件下锰的最低需要量是40mg/kg,为了安全的适应钙磷摄取量的变异,日粮中需要补给50mg/kg。

1.3.2锌家禽缺锌时表现骨骼异常,腿部皮肤成鳞片状,易成片脱落,雏鸡生长所需的最低锌量在大豆饲料为mg/kg,在动物饲料为mg/kg。目前在饲料中补充肉粉和骨粉遭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锌,肉粉含50mg/kg,骨粉含-mg/kg。

1.3.3铜缺铜时可引发贫血,骨质疏松,产蛋率下落,孵化率下落,同时不利于钙磷在骨骼上镇静,因此,雏鸡的骨骼变脆,易于折断,骨骼处的软骨增厚,表现运动失调,痉挛性麻痹等症。每公斤饲料补充5mg(鸡)和6mg(火鸡)方能遭到预防效果。现已证明,在单位日粮中每添加1g铝,则需添加0.76g磷,方可防止血磷下降,保持骨组织的矿物质沉积。

1.3.4镍,饲喂低于44mg镍日粮的雏鸡腿变短粗,飞节微肿,在饲料中补充mg/kg镍可防止腿病的产生。

1.4维生素

1.4.1生物素属于B族维生素中的含硫复合物,骨短粗症是生物素缺少的一个特点性症状,与锰缺少的症状类似。

1.4.2VB1(硫胺素)与糖代谢有关,缺少引发糖代谢障碍,使神经组织的能量供给不足,神经性能遭到影响,因此引发多发性神经炎,或外周神经麻痹,出现“观星”症状。

1.4.3VB2(核黄素)缺少的特点性症状是病鸡的趾爪向内卷曲,两肢瘫痪,以跗关节着地,行走困难,生长缓慢,腿部肌肉萎缩病松弛,皮肤干而粗糙。剖检可见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明显肿胀和松软,坐骨神经肿胀可超过正常神经的倍。但在病理组织学检查时,可见外周神经干产生髓鞘变化,并伴随轴索的肿胀和变化,这与马立克的坐骨神经变化不一样。

1.4.4维生素E维生素E产生缺少时产生脑软化,常表现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挛缩,两腿产生痉挛性抽搐,行走不便,最后不能站立。

1.4.5维生素D维生素D缺少和钙磷缺少的症状一样。

1.4.6烟酸缺少(VPP)缺少能引发青年鸡、火鸡和鸭的飞关节肿胀,腿骨曲折,很少产生跟腱滑脱。

1.4.7胆碱缺少胆碱(VB4)缺少的最初症状是飞节肿大,其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随后骨变粗,关节软骨移位,跟腱从裸突上移脱滑脱,烟酸和叶酸缺少也是软骨营养不良的致病因素,均表现骨短粗症,前者还在口角、突上滑脱。泛酸和叶酸均表现骨短粗症,前者还在口角、脚指、泄殖腔出现痂皮,后者出现贫血。

1.5日粮离子平衡

研究证明,雏鸡腿病随日粮中负离子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加日粮中正离子(K+Na+、Mg+)含量,可减低腿病的发病率。日粮中HCO3过多时,由于血液碱储升高,腿病的发生率下降,当日粮中氯化铵含量增加时,因致使代谢性酸中毒,腿病的就发生率升高。

2、饲养管理因素

2.1家禽在饲养管理进程中,温度、灯光、饲养密度、生长速度与腿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报道,高温环境能下降笼养鸡的骨骼密度,增加腿病的产生。也有证明,和鸡舍低强度光照相比,高强度灯光条件下,腿病的产生概率下降50%。

2.2Wilson等报导,当每只雏鸡占有2.94cm食槽长度时,腿病的发生率较1.47cm的高。这可能是在较小空间的雏鸡争食的机会多,腿部活动加强的原因。另外,人们提高肉鸡的增长速度和和饲料转化率的实践中发现,腿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了。而下降肉鸡的生长速度对预防腿病的产生十分有效。

2.3缘由在于雏鸡的初期快速增长,体重过大,压迫腿部使胫骨盘的血液供应受阻,致使腿病产生。吴少强报导,垫料过湿是家禽趾垫炎、禽掌炎产生的重要缘由。另外,各种应激因素在家禽腿病的产生中也起侧重要的作用。

3遗传因素

3.1Asmundsan等早在40年代研究指出,肉鸡软骨营养障碍时一种遗传性状,而火鸡产生的营养障碍是由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的。许多学者培养出了腿病发生率高和低的品系,进而肯定了腿病的遗产品质。腿病的产生可能和一种主要的性连锁隐性基因有关。

3.2Leach()证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仔公鸡腿病发生率是46%,仔母鸡发生率为18%,这类差异性可能与性激素有关。另据报道,肉鸡腿病多发生于周龄,从而说明该病的发生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4、病理性因素家禽腿病的类型繁多,如软骨营养障碍、胫骨软骨发育异常、佝偻病、关节透风、腿扭曲、卷爪、股骨退化等,其中前四种多发常见。

4.1软骨营养障碍是最早发现的家禽腿病,也称“胫骨短粗症”“滑腱症”。表现为长骨短粗,裸关节肿大,跟腱常从裸关节背面裸突上滑脱。由于骺软骨受害,导致软骨板显著增宽,血管萎缩。此症有多种营养缺少引发,育成鸡和火鸡多发。

4.2胫骨软骨发育异常又称胫骨软骨构成不全,胫骨软骨症。该病的明显特点是软骨的骨化受阻、骨质疏松,骨胫关节肿大,疼痛,胫跗骨近端曲折,骨易折断。剖检可见到胫骨骺端有一块无血管的软骨栓,使鸡的腿部机械程度下落,致使跛行。常见于肉用仔鸡和火鸡,压鸭亦能产生,但白来航鸡不患此病。

4.3关节痛风是一种尿酸毒症,目前主要认为家禽采食大量富含核蛋白嘌呤碱的饲料,同时伴随肾功能不全时体内代谢产生的尿酸盐沉积在内脏和脚指、腿和翅关节内,使关节肿大、关节面溃疡、疼痛、跛行。本症在大型养殖场常易发生,易见于水禽。

4.4佝偻病是饲料中VD缺少,钙磷比例不当引发的雏鸡骨骼钙化不全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于周龄的雏鸡,其特点是腿无力,喙和爪柔软,易曲折,骺软骨增宽,结构破坏,长骨曲折,胫骨近端尤其明显。

4.5腿扭曲是骨产生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为青年肉用鸡常见疾病,特别是胫跗骨远端扭曲和曲折,一般呈单侧腿异常,易于脱腱症相混,区分点是腓肠肌腱一般不脱位。生长快的品系发病率高,顾可能有遗传因素引发,应激也是缘由之一。

4.6卷爪又称脚指曲折症,维生素B2引发的卷爪除脚指曲折外,还表现衰弱和贫血。有遗传缺点引发的卷爪,则与饲养管理和营养无关。

5、病理性因素

主要指某些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常由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念珠状链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感染,引发关节炎、滑膜炎和骨髓炎等。

5.1神经性马立克常见于月的鸡,其特点性症状是一腿伸向前方,另外一腿伸向后方的“撇叉”姿式,这是由于鸡腿的单侧性不完全麻痹或完全瘫痪而至。剖检时内脏器官无肿瘤病变,而以坐骨神经丛和臂神经丛的病变最为明显。受损的神经比正常的粗倍以上,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肿,横纹消失。由于病变常是单侧性的,因此与对侧神经比时,即便很轻微的变化也很容易查出,病理组织学检查更有利于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即在肿大的神经组织中有大量淋巴样细胞侵润和水肿等病变,确诊需要做羽髓的琼脂散布实验。

5.2新城疫

只有病程稍长的部份亚急性和慢性病鸡和目前流行的非典型病鸡才出现精神萎顿,步态不稳,1肢或两肢的麻痹或瘸腿,除此之外,病鸡还表现其他症状和病理变化。慢性病理的腿虽常出现麻痹,但坐骨神经常常无明显的眼观变化,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

对非典型的新城疫的鸡群,若做新城疫HI实验时,其抗体效价差距差异,有的测不到抗体或1:8以上,而有的可高达1:以上,依此便可鉴别。

5.3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主要发生于周龄的肉鸡,病鸡表现跛行,检查患肢时可见跗关节肿胀,得病关节上方的腱鞘(跖屈肌和跖伸肌腱)肿胀,触诊有波动感。病鸡常蹲坐在跗关节上,有时跗节以下部份屈曲变形。50日龄以上的鸡有时可见腓肠肌腱分裂。切开肿胀部,有少许黄色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跗关节内滑膜有点状出血。分裂的腓肠肌腱肥厚和硬化。进行琼脂散布和荧光实验有利于与其他引发跛行的疾病鉴别。

5.4传染性滑膜炎

本病又称滑膜囊支原体感染,病鸡常出现关节肿大,跛行和喜欢卧地。以周龄鸡易感,病变多发生于跗关节和跖蹲部(脚垫),跗关节红肿,鸽卵大,关节变形,行走时呈外八字,乃至不能行走。切开跗关节、翼和脚垫的肿胀部位时,于腱鞘的滑液囊内可见有黄色奶油样渗出物。随着病程的发展,在腱鞘、关节、乃至肌肉气囊中都可发现干酪样物。关节面,尤其是跗关节和肩关节见有浅的溃疡,若能做MS全血凝集实验或病原分离实验则可确诊。

5.5禽脑脊髓炎

主要是周龄的雏鸡病发,其中以周龄的雏鸡多发,AE的共济失调是渐进性的,严重时两只瘫痪,蹲坐在跗关节上,或委曲用跗、经关节着地行走,病雏易倾斜或向后跌倒,

AE的另外一特点为头、颈部的神经震颤,尤其是刺激病鸡时更加明显而持久。病理组织学检查,表现中枢神经胶质细胞症,淋巴细胞围管性湿润,轴索型神经节细胞的变性,肌胃的肌壁内有淋巴细胞密集时,便可诊断为AE。

5.6禽霍乱(FC)慢性型病鸡,当病原侵入关节时,可引发关节肿胀和化脓,因此出现跛行,出了可见关节肿胀和跛行外,还可见到有的病鸡的冠和肉髯肿胀苍白,有的呼吸道症状明显,鼻窦肿大,鼻流黏液。若从病鸡的内脏器官或肿胀的关节内的渗出物中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则可确诊。

5.7葡萄球菌病

只有慢性关节炎型出现跛行和伏卧等“瘸腿”症状,多见跗关节和膝关节等数个关节产生炎性肿胀。多因外伤而感染。鸡关节肿大,有热痛感,跛行,不能站立,喜伏卧,但应能采食和饮水,常因采食困难,最后衰竭死亡。切开肿胀部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内有浆液乃至干酪样渗出物。关节周围组织增生,关节畸形。严重病例,关节的炎症可从从邻近的骨骺部扩大引发骨髓炎,此时,股骨头肿大,疏松脆弱,极易发生骨折。实质器官通常无病变。取病变部渗出物进行图片检查时,可见大量葡萄球菌。

6、综合因素

单一营养因素的缺少随可引发家禽的腿病,但实际情况下单一营养因素缺少而至的腿病还是比较少见,这是由于随着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饲料中已含有足够量家禽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但实践中的腿病仍不断产生,这说明数种营养因子的相互作用或某些饲料中含有某种抗营养因子。例如组氨酸、胱氨酸有利于锌的吸收;缺锌饲料添加组氨酸,可减少腿病的产生,而植酸、鞣酸、过量钙、过量铁都不利于锌的吸收,生物素参与亚麻酸转化成花生四烯酸的进程,所以缺少生物素的皮肤症状和胫骨软骨营养障碍,可通过提高饲料中必须脂肪酸的水平来减缓;一种类似生物素缺少症的跗部综合症,仅添加生物素是无效的,若添加生物素的同时加入叶酸和泛酸却非常有效。

家禽腿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在诊断时,应全面细致的予以斟酌,不但要注意腿病的症状和变化,而且要对全身的各脏器、组织进行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实验(包括病原学、血清学、和病理组织学)室诊断。这对疾病的病原分析、鉴别诊断和最后确诊都是非常重要的。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